2025年9月17日,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国采中心)在北京举办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集中采购负责人业务培训班,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精神,落实《政府采购领域“整顿市场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推动政府采购工作规范高效开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本次培训特别邀请了财政部国库司、国家保密局政策法规司的领导,分别对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工作和加强政府采购领域保密工作、防范信息汇聚风险专题授课。同时,国采中心相关处室的业务骨干围绕热点问题进行具体业务讲解。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各预算单位本级负责政府采购工作的领导干部120余人参加了培训。

?国采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分析了近期工作情况和政府采购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并对下一步重点工作作出部署。
创新驱动 统一大市场建设加速
作为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集中采购的执行机构,国采中心牢记政治属性,坚守“为民理财、为国采购”的宗旨,积极服务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采购,承接“两重”“两新”国债系列采购项目,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同时,国采中心全面落实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编制并发布《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服务指南》,助力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
国采中心在推动中央和地方跨区域联合采购方面成效明显,与北京市、安徽省、广东省等7个省(市)的集中采购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等品目框架协议联合征集。国采中心还大力推广远程异地分散评审,与云南省、上海市、浙江省等省(市)开展远程评审试点,初步建立起辐射全国的远程评标体系。今年以来,国采中心已抽取使用异地专家60余人次,为163个单位、169个项目提供远程异地评标服务188人次,大幅降低了供应商投标成本,便利了采购人。
此外,国采中心在采购业务创新方面取得新进展,强化采购需求标准体系建设,上线31个品目的采购需求标准、导引和采购范本,供采购人参考使用。同时,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政府采购领域的应用,深化智能清标工具运用,开展数字化试点,完成国家移民局等单位项目需求结构化、智能辅助评审的全链条试点。近期,国采中心还将在工程项目中引入采购文件审查工具,确保采购文件的公平性和客观性。
“四轮驱动” 护航政府采购高质量发展
国采中心深入分析了在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政府采购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及新挑战:政策功能凸显使集中采购机构任务更重;作为积极财政政策工具,需在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势在必行,要提升人工智能应用实效;同时监管压力与廉政风险严峻,采购工作关乎经济改革与从严治党,必须严守底线红线。国采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守正创新,努力破解痛点和难点,从四个方面推动政府采购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焦规矩规范,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国采中心作为法定政府采购执行机构,将建立更严格的前置审核与论证机制,严守规矩底线,确保采购活动在法治轨道运行,保障财政资金安全。依据深化改革精神,建议各采购人重点关注三个环节:第一,采购需求需充分市场调查,达到限额的项目必须调查,通过多种方式确保项目公正性;第二,采购项目应经过单位集体决策,大额资金使用的关键环节要履行“三重一大”程序,对邀请的供应商严格审核;第三,重视委派采购人代表参与评审,采购人代表代表组织履职,有利于保证项目实施效果,维护公平公正。
二是聚焦创新战略,提升发展动能。国采中心积极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助力构建政府采购全国统一大市场方面,拓展联合采购合作,探索多场景采购模式,依托框架协议等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升远程评标便利和实效方面,扩展合作伙伴,灵活运用多种模式,推动异地评审常态化;落实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方面,动态更新《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服务指南》并发布,让企业享受优惠,同时执行节能、环保等政策标准,落实绿色发展战略。
三是聚焦采购效率,提升服务效能。提高采购效率需采购人与集中采购机构协同。一方面,确保采购需求清晰、规范、准确,国采中心开展需求标准体系建设,上线标准导引和范本并动态更新,帮助采购人提高编制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及时跟进项目进度,国采中心项目多、人力有限,采购人要关注系统进度和邮件提醒。目前,对因采购人原因导致周期长的项目做黄、红分区管理,督促采购人及时跟进。
四是聚焦保密管理,确保万无一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政府采购领域保密问题,国采中心立足总体国家安全观做好保密工作。保密项目要闭环管理,非密项目要脱敏处理,严格审查不适宜发布的信息,保持政治敏感性,提前做好预案,统筹发展与安全。
此次培训为参训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也为推动政府采购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参训人员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采购业务水平和能力,为政府采购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